| 会员登录 | 申请入会 |  
动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联系我们 |  
 
首页 简介 章程 历史沿革 组织机构 国际往来 海峡两岸 科学普及 学术年会 论文集 通讯 获奖荣誉 年度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会通讯 > 第38期 > 各分支机构及省市昆虫学会活动情况
陕西省昆虫学会201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6-01-29 |  

2014年,陕西省昆虫学会在陕西省科协和中国昆虫学会的领导下,在学会挂靠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各会员单位的支持下,通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学会工作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学术交流

学会组织召开了1学术会议,共计80多人参加,先后组织会员参加1次国际会议、2次全国会议。

2014年11月26~27日,由陕西省昆虫学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承办的陕西省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来自陕西省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林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和基层植保植检站的80余位学者参会,大家齐聚一堂,就昆虫多样性、陕西农林有害昆虫发生机制和综合治理等的最新研究和重大科研问题进行了共同探讨和交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刘同先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陕西省科学院党委书记杨星科研究员和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苏小计高级农艺师分别代表理事会员单位讲话,陕西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张雅林教授对学会2013~2014年学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汇报了2015年工作计划。会议进行了学术交流,公益性行业专项首席专家张兴教授作了“植物源卫生害虫防治剂的研发理念和实践初探”的学术报告;刘同先教授作了“探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害虫治理新技术”的学术报告;陕西师范大学黄原教授作了“高通量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的学术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陈辉教授作了“华山松大小蠹发生动态与寄主选择机制”的学术报告;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苏小计高级农艺师作了“我省苹果蠹蛾传入风险与应对策略”的学术报告;西北大学邢连喜教授作了“白蚁的品级和孤雌生殖”学术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吕志强教授、花保祯教授、陈茂华教授、王敦教授分别作了“Recognition of Invading Bacteria and Reg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in the Silkworm”、“长翅目昆虫系统研究进展”、“我国重要入侵害虫苹果蠹蛾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功能基因组学进展”的学术报告。10位专家学者围绕昆虫分类、经济昆虫、农林业害虫、城市昆虫、检疫害虫发生机制及药剂防治中的热点问题,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和宏观生态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相关研究的最新研究结果。

2014年10月组织5名会员参加了中国昆虫学会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举办的昆虫分子生态学与害虫治理国际会议。听取了与会的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学术报告,并与他们就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先后组织我省会员参加了在河北保定举行的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湖北黄冈举行的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与古昆虫专业委员会2014联合年会,先后有多人进行了会议学术报告,并和国内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邀请国际专家来华开展学术交流——先后邀请20多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乌克兰等国的昆虫分类学家、害虫综合防治专家、昆虫生态学家来我省开展讲学、学术交流和研究,并洽谈合作研究事宜,通过学术研讨,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

二、服务会员科学研究、支持地方农业生产

广大会员积极申请承担科研项目,获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在深入进行昆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围绕经济建设中突出的虫害问题,做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有效控制陕西省农、林、果、蔬及其他经济作物害虫的发生为害做出了突出成绩。

1. 开展秦岭动物志编研。秦岭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点地区、生物种质资源的基因库。2013年至今,学会副理事长杨星科研究员牵头、组织了省内外多家单位联合开展秦岭昆虫资源调查,两年来,在充分研究现有标本的基础上,对部分区域、部分季节进行了补充考察;通过查看原始文献,了解外国学者已发表新种的产地,进而获取了相关种类的地模标本;全面系统整理秦岭标本和文献资料,对相关种类进行分类学厘定,为最终完成秦岭昆虫志的编研奠定了良好基础。

2. 苹果蠹蛾是果品生产的重大威胁,正由西向东扩散,传入我省的风险进一步加剧,如何有效防范传入我省,降低对陕西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我省植保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学会组织专家先后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和陕西省“13115”项目,开展了苹果蠹蛾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并协助陕西省植保总站和有关地市开展了苹果蠹蛾入侵的监测和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在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培训、标本鉴定、防治方案制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 小麦吸浆虫是北半球小麦生产中间歇性大发生的毁灭性害虫,2009年以来在我省多地严重发生,陕西省政府先后发文要求全省做好小麦吸浆虫的防控工作,而果品食心虫和果树钻蛀性害虫是果业生产的重要威胁。我会组织专家开展了重大害虫——小麦吸浆虫、果树食心虫、钻蛀性害虫的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的研究,并深入田间和果区进行了监测和防治工作,有效地保障了我省小麦和果品生产的安全。

4. 加强国际合作:陈茂华教授与国际同行联合主持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项目(No.16341,2010.9-2014.6)和瑞士联邦工学院国际合作项目(No. 317021101,2011.9-2014.9);张雅林教授先后主持了教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学校特色项目“昆虫纲半翅目头喙亚目昆虫系统学及重大害虫综合治理研究(TS2011XBNL061,2011-201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叶蝉科(昆虫纲:半翅目)系统发育及分类订正研究”。通过项目合作,与国际协同开展了相关害虫的防控。

5.加强会员服务:2014年推荐我会终身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袁锋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郑哲民教授荣获首届“中国昆虫学会终身成就奖”。该奖项用以表彰长期从事昆虫学研究,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知名度,培养出昆虫学优秀人才,对我国昆虫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提高了我会在全国的知名度。

三、加强科学普及工作

利用昆虫博物馆大力普及昆虫知识。昆虫博物馆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学会充分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博园昆虫博物馆的资源,常年进行科普活动,除参观展览外,还定期、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参观人数达十余万人。

举办了第四届杨凌亲子昆虫音乐旅游季,接待了来自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数百位家长和小朋友以及参观博览园的游客参与了此次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安排,共同感受了昆虫世界的奇趣奥秘,并感受亲自放飞蝴蝶、与蝶共舞的浪漫传奇,回味抓蟋蟀,斗蛐蛐的童真岁月,使学生、家长度过了非常快乐美好的时光,体验到了丰富的昆虫世界,独一无二的亲子快乐品牌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赞扬。

学会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开展了科普大篷车百校巡展——组织科教人员,利用中科协配发的科普大篷车及科普设备,采取视频播放、互动光电设备、展板展示、专家现场讲解咨询,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和科普专题报告的方式,已先后赴西安、宝鸡、咸阳等数十所中小学开展了昆虫科普知识等免费科普宣传活动,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四、支持学术期刊改版

学会积极支持办好昆虫分类学报。作为全国唯一的昆虫分类学专门刊物,为了解决与国外SCI刊物竞争的不利局面,提升学报的水平和竞争力,在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报继续加强英文版的建设。已申报并争取跻身国际SCI期刊序列。

五、其他

完成学会2014年年检工作;学会2014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审验和换发;组织申报了陕西省科协“科普计划项目”1项。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 2004-2019 中国昆虫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48953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