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 申请入会 |  
动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联系我们 |  
 
首页 简介 章程 历史沿革 组织机构 国际往来 海峡两岸 科学普及 学术年会 论文集 通讯 获奖荣誉 年度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昆虫分类与进化
云南怒江峡谷蚱总科物种适应性状与生境选择
欧晓红 熊忠平 聂凡杰 李建余 吴雨蹊 陈方
  发布时间:2015-02-15 |  

欧晓红 熊忠平 聂凡杰 李建余 吴雨蹊 陈方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4

       蚱总科 (Tetrigoidea)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世界陆地动物区系中以东洋区物种最为丰富。云南怒江峡谷的蚱总科昆虫有41659种,其中股沟蚱科(Batrachididae) 11种,刺翼蚱科 (Scelimenidae) 610种,短翼蚱科 (Metrodoridae) 210种,蚱科 (Tetrigidae) 738种。物种多样性指数H2.43、丰富度指数R3.98、优势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700.12

针对云南境内怒江峡谷的蚱科35种即短翅悠背蚱Euparatettix brachypera Zheng et Mao、乳源蚱Tetrix ruyuanensis Liang、印度柯蚱Coptotettix indicus Hancock、苍山柯蚱Coptotettix cangshanensis Zheng et al、贡山柯蚱Coptotettix gongshanensis Zheng,以及刺翼蚱科45种即二刺羊角蚱Criotettix bispinosus (Dalman)、三角赫蚱Hebarditettix triangularis (Hancock)、云南瘤蚱Thoradonta yunnana Zheng、钝优角蚱Eucriotettix dohertyi (Hancock)、眼优角蚱Eucriotettix oculatus (Bolivar),测度每种15只个体的9个形态数量性状。结果表明,头部的4个性状、前胸背板长宽比和前胸背板与体长比的变幅差值在两科间均未达到显著。后足股节长宽比Lpf/Wpf平均变幅是蚱科种类2.37-3.02、刺翼蚱科2.58-3.36;而雄性下生殖板和雌性上产卵瓣的性状数据分别是:蚱科1.09-1.842.22-3.12,刺翼蚱科1.54-2.433.04-4.50。将复眼、后足股节和雌性产卵瓣等形态数量性状变幅均值与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叠合计算,分别得到相应的叠合指数C的变幅值为:蚱科复眼C=6.99-9.23,差值2.44;后足股节C=9.29-20.77,差值11.48;上产卵瓣C=15.00-18.27,差值3.27。刺翼蚱科复眼C=6.67-7.31,差值0.64;后足股节C=15.90-21.15,差值5.25;上产卵瓣C=20.32-27.56,差值为7.24

研究分析表明,在云南怒江峡谷区域,蚱总科虽然物种相对丰富,但优势度和均匀性较低。蚱科种类最多,而刺翼蚱科的个体数量最高。从叠合指数来看,该二个科与感觉、运动和生殖相关的形态性状如复眼、后足股节和雌性产卵瓣等的变幅值呈现差异。就3个性状而言,复眼C值在两个科均变幅最小;后足股节C值则是蚱科明显大于刺翼蚱科,与蚱科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相契合;刺翼蚱科的上产卵瓣C值变幅最宽,反映该科种类具有通过强化生殖力以增加种群个体数量来适应环境的趋向。可见,蚱类昆虫生境选择与物种多样性有关,但竞争特性及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释。

关键词:蚱总科;形态数量性状;生境选择;物种多样性;叠合指数;云南怒江峡谷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 2004-2019 中国昆虫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48953号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