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波 ** 杨 培2 彭艳琼2 杨大荣2***
(1.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4;2.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 650223)
传粉榕小蜂(Agaonidae, Chalcidoidea)与榕树(Ficus spp., Moraceae)相遇是实现榕蜂互惠共生系统稳定共存的关键,而榕树雌花期榕果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是两者相遇的核心。本文在鸡嗉子榕榕果挥发物分析的基础上,对鸡嗉子榕榕果的11种主要挥发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并首次成功应用了触角电位技术。我们提供一个有效的触角电位的测定方法,包括电极的拉制、触角连接、电极插入位点、气味传递等,该方法可适用于Ceratosolen,Dolichoris、Deilagaon、Elisabethlella以及部分Eupristina和Blastophaga中的传粉榕小蜂,而不适用Liporrhopalum、Platyscapa中的传粉榕小蜂。测试结果表明: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没有生物活性,而1, 8-桉叶素、(-)-柠檬烯、(+)-柠檬烯、反-β-罗勒烯、γ-松油烯、α-石竹烯为驱避化合物,4-对苯甲基醚和吲哚为引诱物质。随着化合物浓度增加,挥发物的活性逐渐增强,引起触角电位反应和诱捕传粉榕小蜂的数量逐渐增加。反-β-罗勒烯是最重要的驱避化合物;吲哚是重要的引诱物质,其活性明显高于4-对苯甲基醚,两者具有相互增盈作用。
关键词 鸡嗉子传粉榕小蜂,雌花期,行为,触角电位技术,4-对苯甲基醚,吲哚,增盈作用